账号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护理 >> 医疗技术 >> 正文

医疗护理

广东首例丨广东医附院乳腺外科成功开展基于超声造影显影技术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

    近日,我院乳腺外科顺利完成广东省首例基于超声造影显影技术的“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成为国内少数能够掌握此项高难度技术的团队之一。
    该患者是一名老年女性,左侧乳腺癌术后10年余,患者术后反复出现患肢肿胀,每年出现感染2-3次,予功能锻炼、绷带包扎、手法按摩等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辗转找到我院乳腺外科张远起教授、李建文主任团队,术前我院超声科主任徐晓红教授和黄星副主任医师采用超声造影技术给病人患肢行淋巴管和匹配静脉的精准定位,我院副院长张远起教授率领团队骨干黄胜超副主任、梁忠锃主任医师及陈韦彰医师等为该患者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

    术中按照术前超声造影定位,精准寻找到淋巴管及静脉,分别进行淋巴管静脉端端、端侧、“章鱼”套扎吻合,术中患肢即出现肉眼可见的消肿效果,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天,患肢周径缩小最大为3cm,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LVA术是在显微镜下将皮下功能淋巴管与微小静脉连接起来(管径只有0.3-0.8mm),重新建立淋巴—静脉回流通路,为超显微技术,操作更为精细。LVA术在解剖水平重新建立了淋巴回流通路,从根本上治疗淋巴回流障碍,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成为淋巴水肿治疗的首选方案。

    目前国内外绝大部分医院进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都是基于ICG显影技术,该技术受限于ICG显影穿透深度小于2cm,只能寻找到皮下2cm内淋巴管,因皮下浅表淋巴管管径较小,且术中ICG无法判断淋巴管功能,造成淋巴管-静脉吻合难度大,手术时间过长,术后效果不明确。而采用超声造影显影技术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有极大的优势,超声造影的穿透深度大于2cm,能显影皮下深层管径较粗的淋巴管,可清晰显示淋巴管走行、内径,能追踪到引流淋巴结,并且能显示淋巴管蠕动,在术前能精准定位出功能良好的淋巴管和匹配的静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效果和缩短手术时间。

E19BA541

术前                 术后一周


A6B0A

术前超声造影精准定位

11764

术前定位的淋巴管和血管
19482

超显微操作


    由于先天性疾病或后天性损伤会造成淋巴管系统结构不完整或发生阻塞,使富含蛋白质等多种物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聚集,最终导致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全世界淋巴水肿患者人数超过1.7亿,世界卫生组织把淋巴水肿列为第11位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国大约有超过200万患者。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延迟出现的持续加重的上肢水肿。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约 1/4 患者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发生患侧上肢的淋巴水肿。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盆腔或妇科恶性肿瘤行根治术后。且水肿一旦形成,将持续加重,随时间进展逐渐出现皮肤纤维化改变,最终演变为“象皮肿”。继发性淋巴水肿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随着乳腺癌及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增加,肢体淋巴水肿发病率会不断上升,因此开展治疗效果较好的LVA手术是继发性淋巴水肿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中重度上肢淋巴水肿淋巴泵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重建淋巴回流通路,逆转皮肤的病理学改变,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图、文/乳腺外科 梁忠锃 陈韦彰)

 

关闭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vns9848威尼斯城 - 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63423号-3

预约咨询:0759-2369336

地址: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57号

邮编:524001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订阅号